有人说,以前的江西话指的是客家话,是吗?

黄冈 更新于:2025-04-16 19:55
  • 欢快溪流Z9uSm9

    不完全是这样。江西话是一个地域广泛的方言群体,它包括了江西省内多个不同的方言,而客家话只是其中的一种。江西话主要分为赣语、客家话、吴语、湘语等几个大类。
    客家话是江西省内分布较广的一种方言,尤其在江西省的南部和东部地区,如赣州、吉安、抚州等地有较多的客家人口,他们使用的是客家话。但江西话不仅仅指客家话,赣语也是江西话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,主要分布在江西省的中部和北部地区。
    所以,不能简单地说以前的江西话就指的是客家话,江西话是一个包含多种方言的复杂体系。

    举报
  • 一个除夕降临的飞龙

    江西话其实就是赣语。

    客家话与江西话是骨肉亲,它们血脉相连。常言说:骨肉亲、骨肉亲,打断了骨头连着筋。不过题主的话有些颠倒,应该是先有江西话后有客家话。以前的江西话也还是江西话,或叫古赣语,而客家话只是宋元时期的江西话。

    如果说以前的江西话就是古赣语。那么古赣语的发展脉络如何呢?古赣语大约始于隋唐,定型于宋元,再慢慢发展为近代、现代的赣语。而客家方言与江西话有割不断的联系,可以说客家话原自于江西话,从某种意义上说,它是江西话的一个分支,或说它是宋元时期的近代江西话。

   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,就有赵元任、李方桂、罗常培等语言学家主张赣、客方言合一,说赣客方言是"同系异派的方言",即把江西话与客家话放在一起,统称赣语。后来(上世纪五十年代)有一些语言学家,如丁树声、李荣等又把客家话从江西话中分出去了,客家话成了全国七大方言之一,与赣方言并列了。此后,现代汉语方言教科书一般都把客家话与赣语各作为一个方言区。

    从历史上看,江西是北人南迁的一个中转站。这里山环水绕,土地肥沃,物产丰富,特别是交通便利,长江、鄱阳湖、赣江这条水路连接着南北。史上三次大的北人南迁其落脚点、中转站都在江西。很多北人在江西停留了几代,乃至上十代再往南、往东、往西、往北迁徙。于是,他们的语言既有来自北方老家的,又融入了当地土箸的,还杂糅了周边各地的,于是形成一种特殊的方言一一江西话,即赣语。

    那么客家话为哪一时期的江西话呢,或说它以哪一时期的江西话为蓝本呢?我认为客家话应该是以宋元时期的江西话为蓝本发展而成。这一说法不是我个人臆断,它已得到了某些语言学者的论证,也得到了学界认可。当然在千百年的发展过程中,客家话还融入了一些山地少数民族的方言土语,南迁广东、东进福建后,还融入了不少粤语、闽语。

    客家人自宋元后离开了江西故土,南迁、东进、西移,再到明清的向北回迁,他们的语言肯定形成了自己的某些特色,与赣语有了一定的差别,这是在所难免的,也是可以理解的。但是把赣、客方言连在一起的基本根脉没变,语言传承的骨骼脉络还在。

    其实,江西话与客家话互通性很强。像本人所在的县,人口二十六左右,有客家人三万左右,我们讲江西话,客家人听得懂,客家人讲客家话,我们也听得懂。

    从这一点上来说,赣客话原本应该是一家的。






    举报
  • 回眸653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