湖北黄冈市过年有什么习俗?见家长怎么给红包?

黄冈 更新于:2025-06-24 18:12
  • 风的心706

    湖北黄冈市位于中国湖北省东部,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习俗。以下是一些黄冈市过年(春节)的习俗以及见家长时给红包的礼仪:
    ### 过年习俗:
    1. "贴春联、窗花":春节期间,家家户户都会在门上贴上红色的春联和窗花,以祈求新的一年平安、幸福。
    2. "年夜饭":除夕夜,家人会聚在一起吃年夜饭,餐桌上会有鱼、肉、蔬菜等丰富的菜肴。
    3. "守岁":除夕夜,家人会守夜,直到新年钟声响起,寓意着辞旧迎新。
    4. "拜年":新年期间,人们会穿上新衣服,给长辈拜年,并接受长辈的红包。
    5. "放鞭炮":春节期间,放鞭炮是必不可少的习俗,以驱除邪气,迎接新的一年。
    ### 见家长给红包:
    1. "红包金额":红包的金额没有固定规定,但通常以双数为主,寓意好事成双。金额可以根据自己的经济能力来定,但最好不要过于吝啬。
    2. "红包包装":红包最好用红色包装纸,上面可以写上祝福语,如“恭喜发财”、“新年快乐”等。
    3. "红包时机":在拜年时,可以在长辈拜年时递上红包,或者在他们问起新年愿望时递上。
    4. "

    举报
  • Y华O

    春节有接祖宗、送灶神、吃年饭、守岁、出方、拜年、吃元宵、玩龙灯、猜谜语、送财神等习俗、办年货、做丸子、做年糕、买新衣、吃年饭、贴对联、拜神、敬祖人、拜年、舞龙灯、放鞭炮、看灯会、猜灯谜、细芽玩灯等习俗。

    春节,即农历正月初一。浠水过年时间实际是腊月二十四至正月十五。二十四称小年,腊月三十和正月初一为大年。

    接祖宗 送灶神

    过年了,生人要过年,也不能忘了死去的祖宗,要将他们都接回家过年。还要送灶神上天言事。传说灶神菩萨是玉皇大帝派到人间的使者,职责是审视伦理道德,观察民情善恶。每年腊月二十四夜回天宫述职。故祭品除鱼肉豆腐外,还特置糍粑、米糖,意在以此粘住灶神的嘴和牙,让他只讲好话不讲坏话,报喜不报忧。祭毕,揭去旧灶神像,换上新像,并贴上对联:"上天言好事,下界降吉祥"。从此夜起,灶头上点上菜油灯,一直到正月十五。小年后家家忙着办年货,经济困难户就有些无所适从,农村曾流传这么一首民谣:"年来了,是冤家,儿要帽,女要花,媳妇要勒儿(头饰)走娘家,爹爹要辣肉供菩萨,婆婆要糯米打糍粑,急得当家的把头抓,逗得小孩笑哈哈"。

    还福

    即吃年饭,又叫团年饭。浠水习俗有腊月二十八日和腊月三十吃年饭两种。有的地方早晨吃,有的晚上吃。早晨吃年饭通常起得很早,有的吃完了,天还未亮,寓意人勤春早。年饭酒菜特别丰盛,先祭祖,再聚餐,一家人共享天伦之乐。腊月三十是一年中的最后一天,也叫除夕,自古以来为家人团聚之日,在外的人,无论多远,一定要赶回家里。尽管酒菜丰盛,不需要主食,然而家家都要煮一大筲萁米饭,足够全家人吃三天,以此表示"年年有余"。

    守岁

    腊月三十晚,一家老少围坐在火堂边"守岁",用最大的松树篼子作燃料,火越旺,预示着明年的日子越红火,谁家的树篼子最大明年养的猪就最大。一家人谈笑风生,其乐融融。小辈祝贺老人添福添寿,长辈要给小孩"压岁钱"。等到半夜子时才放鞭炮封门就寝,但家中主事的青壮年要守到天亮。

    出方

    也叫出天方。初一大早,先祭拜祖先,然后打开大门,燃起长长的鞭炮,名曰"出方"。有些地方还到村前的小庙祭拜土地神,祈求新的一年风调雨顺,五谷丰登。

    拜年

    早饭后,青年和小孩带着礼品给家族及亲友中的长辈拜年。

    从初四起,人们开始玩龙灯、舞狮子、划彩莲船,而正月十五元宵节的灯会,则将喜庆祥和的气氛推向高潮,于是"年"也就结束了。

    至于红包问题嘛,因人而异吧,每个家庭习惯不一样条件不一样,不用太去苛求,心意到了就好!

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