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燃科学梦想,畅享科技之夏——黄冈市科技馆暑期活动嗨翻全场

黄冈 更新于:2025-09-10 11:54
  • 记录生活的范哥哥

    暑假,黄冈市科技馆精心策划并推出了一系列主题鲜明、互动性强、寓教于乐的暑期科普活动,吸引了近3万市民和青少年前来参与,掀起了一股“科技避暑”的热潮。通过四大核心板块与多元特色活动,构建起“沉浸式体验+交互式传播+普惠化覆盖”的科普生态,在青少年科学素养培育与基层科普资源均衡化方面取得显著成效。

    一、联动全省未来科学节:共享科普盛宴

    市科技馆不仅深度参与了省科协统一部署的系列联动活动,还结合本馆特色,自主策划了多项深受欢迎的科普活动。

    1、科普小达人活动:青少年成为科学传播生力军

    小小讲解员:以童声传递科学魅力

    7月2日启动招募后,黄冈市科技馆通过线上报名、面试选拔,从百余名候选人中遴选出10名8-10岁青少年,组成首批“小小讲解员”队伍。经过7月23日的系统培训,孩子们掌握了“眼疾手快”“辉光球”等热门展项的科学原理,并通过“观察-提问-实验-总结”四步教学法,将复杂知识转化为生动故事。结业仪式上,小讲解员们身着统一服装自信亮相,暑期期间累计完成30余场讲解服务,覆盖观众超800人次,成为展厅内最受欢迎的“科学小导师”。

    2、机器人嘉年华:AI科技点燃创新热情

    元萝卜机器人:科技赋能传统,全民共赴“棋趣”盛宴。与商汤科技合作引入“元萝卜AI下棋机器人”,在暑期推出“机器人嘉年华”系列活动。该机器人支持象棋、围棋、国际象棋、五子棋四种棋类对弈,并内置启蒙课程与趣味卡片编程功能。活动期间设置“人机对弈闯关”“残局挑战赛”等环节,吸引1600余名青少年参与。同时我馆还 每日定时开放的VR体验“飞跃黄冈”,戴上VR眼镜,沉浸式领略黄州的独特风貌。并且每日定时开展音乐特斯拉线圈(闪电表演)、六足仿生蜘蛛、机器狗、机甲大师对抗等表演等,以极具视觉冲击力和趣味性的方式,展示了机器人技术、仿生学、高压电等领域的知识,将现场科学氛围不断推向高潮。

    3.流动中的科技馆:让科学之光照亮偏远山区

    依托科普大篷车和流动科技馆展教资源,深入浠水、黄梅等偏远县(市、区)的农村中小学,开展“流动中的科技馆”巡展活动。通过车载互动展品、趣味实验演示等形式,将生动鲜活的科学体验送到乡村孩子身边。不仅弥补了偏远地区科普资源的短板,让孩子们近距离触摸静电现象、机械原理等科学知识,在动手参与中点燃对自然与科学的好奇,更以“流动的科普课堂”打破地域限制,有效缩小城乡科普差距,践行了普惠科普的理念,为乡村播撒下科学的种子,让科学的光芒照亮更多角落。

    二、多元特色活动:构建全龄段科普矩阵

    1. 科普小课堂:趣味体验、动手探究

    暑期科普小课堂内容丰富,化学小实验通过酸碱变色、泡泡张力等趣味现象,让物质性质与反应原理变得直观可感;而物理小实验则以杠杆操作、光影变化、电路组装等动手项目,引导学生在操作中探索力学、光学、电学的规律;依托馆内常设展品开展的活动,更是将齿轮传动、静电现象等展示转化为探究任务,让青少年从单纯观看转向主动思考原理与生活应用的关联。

    2. 爱心课堂:留守儿童的科学温暖

    自今年暑期伊始,为弥补社区留守青少年暑期科普教育空白,让科学知识更好贴近青少年,市科技馆与虹桥社区携手于7月15日启动“爱心课堂”公益项目。作为全市科普主阵地,市科技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,从课程设计到资源供给全程深度参与。依托科技馆展厅科普资源及科普志愿团队,精心策划了“奇妙的物理实验秀”“领略化学之美”等多期科学主题课程。课堂上,科技馆辅导员与社区工作人员密切配合,通过互动实验、趣味讲解、动手实践等形式,将抽象的科学原理转化为生动的体验,让孩子们在欢声笑语中感受科学魅力。

    3. 魔方挑战赛:速度与思维的双重较量

    举办“魔方挑战赛”,设置三阶、二阶、金字塔魔方等多个组别,吸引200余名青少年参与。作为市科技馆暑期特色活动,以竞技为纽带,将趣味体验与科学素养培育深度融合:活动不仅通过限时比拼、技巧切磋,有效锻炼了参与者的空间想象力、逻辑推理能力与手脑协调能力,更借助比赛同步开展的原理讲解,让大家在竞技热情中自然接触立方体对称、转动组合逻辑等数学与物理知识,实现“玩中学”的科普渗透;同时,低门槛的互动形式吸引了各年龄段群体参与,既以成就感点燃了大众对结构化思维的兴趣,也搭建了交流分享的平台,在轻松氛围中传递理性探索的科学精神,进一步丰富了科技馆“主动参与式”科普场景,为营造热爱科学、乐于探究的氛围注入了活力。

    4、皮影戏表演:连接传统与科学

    开展皮影戏科普活动,通过“展览+体验+演绎”的形式,让公众(尤其是青少年)近距离接触皮影的历史、工艺与艺术价值,从而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保护意识。同时皮影戏本身是“科学原理的天然演示场”:光源照射下的影子变化直观体现“光的直线传播”;用竹签操控皮影关节的灵活运动,让“杠杆原理”变得可触摸;不同材质(皮、纸、塑料)的透光差异,能让“材料特性”与“光影效果”的关联一目了然,让参与者在趣味中理解科学原理,打破“科学=枯燥公式”的刻板印象,激发对物理、工程等学科的好奇心,种下“探索自然规律”的种子。

    这个暑期,黄冈市科技馆以“未来科学节”为契机,让科学不再是冰冷的公式,而是化作孩子们眼中的星光、指尖的温度与心中的力量。从城市展厅到乡村课堂,从机械臂摆棋到皮影戏光影,每一次互动都在播撒创新的种子,每一次探索都在点亮未来的希望。正如省科协“智见未来”的主题所昭示的——当科学遇见少年,世界便有了无限可能。

    来源:黄冈科技馆

    通讯员:陈红莉

    编辑:陈丽萍
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