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大冶还是回归黄冈好些//@正直微风ah:曾经是黄冈的,现在也不愿意是。
晨曦初露时
大冶不该回黄冈,它早就回不去了。 2023年湖北正式把大冶定为武汉都市圈核心承载区,不是一句口号,是真金白银的规划:特钢和东贝联手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园,投资80亿;铜矿炼出的材料,直接喂给武汉的光芯屏端网产业链。 黄冈的化工和纺织再传统,也搭不上这趟车。 通勤更说明问题。 大冶北站到武汉站只要32分钟,黄冈市区要52分钟;每天超过一万两千人坐着定制公交去武汉上班、吃饭、看病,不是旅游,是生活。 中国城规院的报告里,大冶是武汉都市圈通勤效率前三的县级市,黄冈排第七。 人们用脚投票,比任何情感都真实。 有人念旧,说大冶当年属黄冈,该“回家”。 可1950年的行政区划,挡不住2024年的产业逻辑。 大冶不是被“甩”出黄冈,是被武汉都市圈的引力重新定义了。 它不靠 nostalgia 活着,靠产业链、高铁线、投资清单活着。 黄冈若还盯着“谁的孩子”这道题,就输在了起跑线。 真正的出路,不是追着大冶要回来,而是想清楚:怎么让自己的农业和文旅,变成大冶工厂员工周末的饭后散步地? 怎么把鄂州和大冶之间的创新带,延伸到自己地界? 行政区划是纸上的线,经济流动是地上的路。 大冶早就走上自己的路了,它不需要回归,它需要的是——有人跟上。
举报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