浠水第四实小开展第二届“兰芽杯”青年语文教

黄冈 更新于:2025-03-11 12:28
  • 13080338036

    “等闲识得东风面,万紫千红总是春”,朱熹笔下的烂漫春色,此刻正流淌在浠水县第四实验小学的语文课堂里。3月6日—7日,13位来自“一校七区”的青年语文教师以诗意为舟,以匠心为楫,在第二届“兰芽杯”优质课比赛的星河中探索启航。

    本次活动以“同课异构”为主题,促使教师深耕课堂、相互取长补短、激励教学创新、规范教学实施、优化教学方式,从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,以研促教。活动由涂米云主持,各校区语文教师参与培训和学习。

    开发区校区周思颖老师引导学生回忆夜晚的经历,帮助学生与诗歌中的情感产生共鸣,增强对诗歌的理解。重点指导学生理解并运用叠词,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。使用图片、音乐等多媒体手段,营造夜晚的氛围,增强学生的感官体验,体会诗歌的美感。

    开发区校区黄滢老师以情景视频作为开场,在课堂伊始创设出夜晚的景象,让学生们仿佛置身其中。朗读环节,教师声情并茂地范读,精准演绎出主人公在不同心境下的语气和情绪,为学生做出极佳示范。引导学生朗读时,更是巧用多元朗读方式,激发学生热情,有效锻炼表达能力。字词教学不着痕迹地融入各环节,过渡流畅自然。


    快岭校区毕丽娜老师与学生配合互动程度高,注重了以学生为主体,恰当的引导学生,多循序渐进的提问,学生都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,使得整堂课气氛活跃。

    开发区校区邓佩老师的这节课首先借助AI化身小记者新颖导入,快速抓住学生注意力。接着在教学过程中,融合转盘游戏、词语检测、配乐跟读等多样方法,助力学生初读感知。课中着重引导学生对文中新鲜词句展开想象,还组织小组合作探究,锻炼自主与交流能力。最后,联系生活让学生描述自己学校,完成知识迁移运用,全方位提升学生语文能力与素养。

    青台校区甘不凡老师开场以函导入,创设情景,将学生们引入参观校园的情景当中。学习课文时先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索,初步体会新鲜感,再步步引导。课堂中采用多种形式的读,在朗读中体会情感,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。迁移运用鼓励学生联系校园生活写一写,给了学生更大的表达空间。以多元评价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,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。

    开发区校区钱威老师教学设计条理清晰,逻辑严密,能够很好地围绕教学目标展开。课堂上教师安排的各个环节层次分明,由浅入深地引导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句子的新鲜、体会我国多民族之间的团结友爱,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强烈的爱国心。同时,教师还巧妙地融入音乐和实际案例,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,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。课堂氛围轻松愉悦,充满了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息。

    三店校区张蔚老师开场热情亲切,积极与同学们互动,创设情境,带领学生读边疆小学生的来信,大家去参观学校,带领学生走进课文。讲课环节,张老师层层深入,紧扣单元语文要素,开展多样的教学活动,练读、练说,从课堂链接到学生的课外实际生活,同学们在张老师的引领下,认真朗读、积极。最后,张老师鼓励大家一起给多吉写一封回信介绍自己的学校,呼应开场时的情境,整堂课有完整性。

    开发区校区董礼老师的教学过程流畅,环节紧凑,过渡自然。从导入新课到知识讲解、内容解读等各个环节紧密相连。教师在过渡环节使用恰当的语言和方法,使不同的教学内容之间衔接自然,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知识的学习和转换。

    关口校区杨文娟老师的这堂课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展开,从情境导入到整体感知,再到拓展延伸,层层推进,有条不紊。从教学内容到情感分析,每一个环节都紧密相连,环环相扣。学生互动性强,参与度高,不仅感受到粽子的美味,还体会到亲情的可贵,同时还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,激发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。

    开发区校区杨静老师以游戏导入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,引发学生的好奇心。教学目标明确,环节设计层层递进。以生字为学习入口,学会生字之后再回到课文,领会字在句中的意义,做到了学习中的字不离词,词不离句。了解端午习俗,渗透传统文化,让学生学会感恩惜福,学会分享,设计自然巧妙,人文目标得以实现。

    开发区校区卢鑫老师以神奇的端午节时间机器为情境主题,带领学生一起走进端午节,去看一看、尝一尝这端午粽。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的描述和实际情况相结合,将学生的情感带入其中,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,而且体会到端午节这一传统节日本身的趣味,体味到了端午粽的色、香、味。

    开发区校区龚钰婷老师执教的《花的学校》,在课堂上巧用情境教学法,引导学生积极发挥想象,在脑海中构建出烂漫花世界,同时在大屏幕上呈现与文字对应的精美图片与视频,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花的学校中,带着奇特的想象理解文章。

    大灵校区段桃桃老师的习作课《猜猜他是谁》,通过创设游戏情境,激发学生的表达兴趣,鼓励学生大胆表达,以教材图示为基本框架,借助课前观察表形成思维导图,帮助学生搭设支架、放缓坡度、降低难度,以图启思,以图启说,以图促写,让学生有样可循,有话可说。

    评委组代表涂米云老师对青年教师们的课进行了细致点评,对优点和不足进行反馈记录。他们对新任教师的表现给予充分肯定,同时也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,提出了有效的教学意见。希望新教师们在工作中认真研读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师教学用书,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发展,潜心教研教学,不断向下扎根,持续向上生长。

    教研主任陈晓敏提出,此次赛事展现了青年教师的教学风采。参赛教师以严谨态度践行新课标理念:低段教学善用多媒体创设情境,通过象形字动画、儿歌口诀激发识字兴趣;中段阅读注重培养理解力,运用AI技术、情景任务引导文本鉴赏;写作教学创新采用游戏化策略,如"校园猜猜猜"活动实现表达内驱力培养。活动印证青年教师正走在专业发展的快车道,期待持续精进教学艺术,培育学生语文核心素养,共同推动小学语文教育创新发展。

    教学副校长叶海高指出,本次赛课以“教学设计创新、目标落实、学生参与”为核心标准,凸显三大亮点:一是紧扣大单元教学背景,整体设计学习任务群,实现知识体系贯通;二是注重学法指导与示范,低段教师尤其重视书写规范、阅读习惯等常规培养;三是立足新课标理念,融合创新手段调动学习兴趣,展现四小学生优良素养。活动见证青年教师三年间专业成长,体现实验四小团队协作力量。后续将推进习作课竞赛,持续深化教学研究,促进教师专业发展。

    此次活动不仅给新教师提供了展现自我风采的平台,也使教师们在相互交流学习中促进专业成长。期待每一位新教师能够在磨砺中经历蜕变、收获成长!

    来源 :通讯员冯雯 胡文修

    举报

你的回答

单击“发布您的答案”,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